【环球网记者 陈超】11月11日至13日,环球网联合绍兴上虞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绍兴上虞区优化营商环境、创建城市湾区创新与品质”。国内外主流媒体走进上虞”采访活动。
建设大湾区,离不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上虞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经济运行科科长葛树芬表示,上虞正紧紧抓住浙江省建设数字大湾区的历史机遇,明确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带头引导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四大优先发展产业集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将加快推进,为上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确定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
上虞地处杭州湾南翼的“桥头堡”,发展了八大产业集群。随着浙江省大湾区战略的推进,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日益凸显。
发展产业集群,首先要锚定自身定位。上虞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上海张江、上海金桥、杭州滨江、宁波镇海等重要平台和区域。中外媒体采访团了解到,作为大湾区的“桥头堡”在浙江省,上虞正积极搭建“桥头堡”,加强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领域、紧密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同时,上虞也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链,依托上海、杭州、
发展离不开利好政策。上虞区产业集群政策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一般并购、产业链投资、科技创新、“标准化+”等政策,也有一些含金量较高的专属政策,如财政贡献激励、协同制造激励等,主要是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本地化采购,促进区域协同制造能力提升。
淘汰落后产能的必由之路
建设大湾区,离不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必然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面对产业发展大势和环境约束趋紧的现实路径。对于上虞来说,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推动和倒逼化工行业转型,并不意味着与市场主体难以相处。恰恰是尊重市场规律。引导化工企业着眼于长期市场研究,立足转型寻求机遇。发展与转型,
葛树芬在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化工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区的支柱产业,我们一直立足于上虞的特色和痛点。” 2016年以来,我区启动了以“集聚升级”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
葛树芬说,上虞区依托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服务团等第三方机构,多次走访企业,为企业定制转型方案。三年来,上虞区累计投入整治资金74亿元,退出“低分散”化工企业93家,兼并重组12家,新增化工上市公司4家。除一家企业仍处于过渡生产阶段外,其余企业均提前一年在杭州湾上虞经济区实现“一园”集群发展。
2017年,绍兴被列入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上虞区抓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1亿元的专项财政奖励。上虞区不负众望,率先印发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编制数字经济实施方案,整合出台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加快赋能、赋能发展数字经济。
2019年7月,上虞区启动新一轮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化工2.0版。本轮转型升级以产业数字化为导向。出台了工作计划和五项配套措施。,即“1+5”政策标准体系。截至目前 百度小程序开发 ,共有78家企业完成智能现场诊断,13家企业出具诊断报告并召开企业对接会,并选定2-3个智能改造方案作为示范示范,确保其为企业做好充分准备。明年四月底。完成各化工企业智能化对标转型升级计划。
基于产业链升级
具有竞争优势、结构合理的产业集团,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是区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上虞“拉”了一系列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大项目——全市首个药物研发服务机构“康龙化工”项目落地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网游行业龙头“盛大游戏”加盟电游小镇,华府时尚网络连锁总部项目进入征地进程……
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重量级项目接踵而至,体现了这块土地在战略投资者眼中的吸引力。在上虞看来,这种亮眼的局面是由于其发展优势的不断巩固和提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高端产业。受益于大项目和好项目的牵引,上虞正在加快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泛娱乐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新格局。
在扩大企业有效投资方面,上虞区经信局积极开展产业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工作。依托“两区”平台,实现了选外资、招央企、引豫商“三管齐下”。抓好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深入落实网上并行审批和项目审批代理制度,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制度,注重审批流程的效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联系指导常态化,特别是要督促尚未启动的重点项目抓紧开展。建设已经开始上虞小程序开发上虞小程序开发,
葛树芬说,上虞区经信局还全力开展实体经济“现场解决问题、常态化服务”专项活动,建立了组织领导、问题收集、咨询等六大制度。判断、现场问题解决、动态管理、多方联动,实现全覆盖。、全流程、闭环的企业协助服务,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共收到企业各类问题643件,销售单539件,结案率83.83%;出版《企业服务专刊》7期;形成了15条总体政策和解决方案等,
此外上虞小程序开发,上虞区还加快退出区企业集聚进园区 百度小程序开发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园区涉污企业集聚,制定实施污染集聚整治方案。 ——退出地区的相关企业,积极引导无污染相关企业进入小微企业园区、产业园区和开发区发展;对工业园区开展对标整改行动,对不符合要求的园区或企业责令整改,对问题突出、整改无望、达不到要求的园区或企业依法关停、退出。整改后的标准。园区内违章违法建筑全部清零,污水截污治理全覆盖;深化“亩产英雄”定位,启动产业园区“亩效”综合评价平台建设,实现亩税、亩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污染物排放增加值、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等6个分项发展指标台账,构建年度分配土地、能源、排放等资源要素及工作绩效考核与园区“亩产效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本站声明: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用户参考。本公司不能完全保证文章内容的准备性、时效性。如果因本文章对用户造成了任何损失或者损害,本公司将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提交到wikins@nbyuyuan.com